對于由成千上萬個電子元器件和光學元器件組成的超冷原子實驗平臺,長期從事超冷原子物理和量子光學研究的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所長張靖早已了然于胸。
上世紀90年代,張靖師從彭堃墀院士,開始踏入量子科技研究領域。本世紀初,他從國外學成歸國,率領一支年輕的科研團隊,勇闖這片科研“無人區(qū)”,在全國率先啟動超冷原子研究。“一方面,超冷原子是國際的前沿研究課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大需求,它在國防、精密測量領域都有很重要的應用;另一方面,這一選擇是向人類未知領域的挺進與挑戰(zhàn)。”從一開始,張靖便將個人的奮斗目標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在超冷原子實驗平臺前,張靖正進行著實驗,密密麻麻上萬條激光線,要保證每條角度都無比精確,連“一根頭發(fā)絲的差距都沒有”。在枯燥乏味的基礎物理研究領域,他與團隊成員披荊斬棘,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失敗,度過了無數(shù)個不眠之夜。20年來,實驗室是他最主要的活動場所,也是他最喜歡待著的地方,爭分奪秒加班做實驗,在夜深人靜時抓緊學習閱讀文獻資料,于他來說早已成習慣。全身心投入科研,平心靜氣地穿梭在精密儀器間,聚精凝神忘我于尖端實驗中,張靖的信心和決心一以貫之。
20年來,張靖率領團隊在量子科研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績: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超冷玻色——費米混合氣體實驗平臺,成功完成了國內(nèi)第一個費米氣體量子簡并實驗,在國際上首次實現(xiàn)了兩維自旋軌道耦合的簡并費米氣體……張靖主持研究的“基于超冷費米氣體的量子調控”項目榮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此前他作為主要完成人,還分別榮獲2002年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量子技術可以實現(xiàn)信息的并行處理和突破經(jīng)典物理極限,極大地擴展信息運算功能,使計算速度呈指數(shù)級增長,已在特殊的專用計算方面顯示出量子優(yōu)越性。量子態(tài)可以實現(xiàn)信息的安全傳輸,為通信網(wǎng)絡的保密和安全提供了保障;量子態(tài)的壓縮和糾纏等特性,可以實現(xiàn)超越經(jīng)典極限的高精度測量,在時頻同步、電磁場測量、定位導航、國防安全等領域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科學研究越深入,張靖越沉醉其中。今年,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團隊又獲批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2030重大項目,張靖與團隊成員繼續(xù)在量子科技研究領域奮力前行。
30歲成為博導,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雖獲得諸多榮譽,但認識張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溫和與從容。20年來,他一方面沉著攀登量子科技高峰,另一方面樂此不疲地活躍在三尺講臺,致力于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耙涣鞯娜瞬牛涣鞯目蒲袌F隊,才是科技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彼f。
張靖給團隊定了一周一次的學術討論“必修課”?!拔沂窃诟咧袝r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對物理的興趣?!彼貞浾f,這深受父親的感染和影響,“父親常鼓勵我多讀書、多思考。”張靖也鼓勵學生們多讀文獻、多思考,“每次討論都是一次觀點碰撞,大家經(jīng)常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彼鶐ьI的科研團隊先后入選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所培養(yǎng)的一大批青年學者也成長為國家和省級科研骨干,活躍在我國量子科技研究最前沿。
“風雨砥礪鼓征帆,快馬揚鞭自奮蹄?!?0年來,張靖把對三晉這片熱土深沉的愛,把造福于祖國和人民的豪情壯志,化作日復一日的不懈奮斗。今天,他的奮斗目標堅定如初:“回望過去十年,我國量子科技實現(xiàn)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領跑的歷史飛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科技發(fā)展新目標和路線圖,也讓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奮。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使命需要再趕考,再趕考呼喚新?lián)?。作為二十大代表、一名基層科技工作者,我和團隊成員將與所有科研人并肩奮斗,勇挑重擔,踔厲奮發(fā),聚焦科技創(chuàng)新前沿,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用實際行動走好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為把我國建成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記者 李林霞)